“都到深圳湾口岸了,才发现港澳通行证忘带了!”“每月往返港澳谈合作,签注续办要跑回老家”“带老人赴港探亲,通关排队两小时腿都酸了”……这些往来港澳时的尴尬与繁琐,即将成为历史!!!
11月3日,国家移民管理局正式官宣10项创新举措,
6项11月5日起率先实施,
4项11月20日跟进落地,从人才签注到智能通关,从证件办理到过境便利,全方位打通港澳往来“堵点”。
作为深耕移民服务多年移民行业的,今天就为大家拆解政策要点,结合真实场景案例,看看哪项举措最能帮到你!

先看“速效福利”:
11月5日起,这6项举措直接生效
本次政策最受关注的亮点,莫过于11月5日就能享受的6项便利。无论是高频往返的商务人才、科研人员,还是探亲旅客、过境转机人群,都能找到专属福利。我们结合三个典型案例,带大家直观感受政策力度。
案例1:长三角工程师张总——人才签注“全域覆盖”,5年多次往返不用愁
上海某芯片企业的张总,过去两年因技术合作每月至少往返香港3次。此前由于长三角未纳入人才签注试点,他只能办理3个月多次的商务签注,每到续办期就要抽时间跑出入境大厅,提交繁琐的企业证明材料。“有次赶项目进度,签注到期差点耽误香港的技术评审会,急得我凌晨开车去邻市找代办”,张总提起往事仍心有余悸。
而根据举措一,从11月5日起,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试点范围大幅扩大——在原有北京、上海、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上,长三角、京津冀地区全域,以及全国所有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部纳入试点。像张总这样的科研技术人才,只需凭企业出具的人才证明,就能申请1-5年有效期的多次往来港澳人才签注,每次停留不超过30天,彻底告别“月月续办”的麻烦。
划重点:适用人群包括内地杰出人才、科研人才、文教人才、卫健人才、法律人才及其他经认定的人才,覆盖绝大多数高知、高薪从业者。如果你所在企业属于高新技术、高端制造领域,人才认定流程还会进一步简化。
案例2:深圳科研员李博士——河套合作区人才“免证明”办签注,专用通道通关10分钟
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某实验室工作的李博士,主要负责深港联合科研项目,每天都要携带实验样本往返深港两地。此前他办理港澳签注需提交实验室出具的科研证明、项目立项文件等6份材料,审批要5个工作日,遇到样本保质期短的情况常常“卡脖子”;通关时要和普通旅客一起排队,高峰时段要等40多分钟,样本活性都受影响。
本次举措四专门针对河套合作区推出“定制化福利”,完美解决李博士的痛点:首先,经合作区管理部门备案后,他可直接申请3年多次有效人才签注,无需提交任何人才证明,审批时限缩短至2个工作日;其次,皇岗、福田口岸专门设置了合作区专用通道,园区工作人员经专用通道“刷脸”通关,平均时间不超过10分钟;更重要的是,运输科研物资的车辆可走绿色通道,查验方式优化后通关效率提升60%,彻底保障样本时效性。
此外,合作区的新兴、初创企业也能受益——首年度可免纳税额办理往来港澳商务备案,高新技术企业的商务备案人数名额还会重点倾斜,对初创团队来说无疑是“及时雨”。
案例3:探亲旅客王阿姨——智能通关“刷脸”即走,再也不用举着证件排队
家住广州的王阿姨,每月都要去香港看望孙子。此前每次通关,她都要提前找老花镜核对证件信息,排队时还要担心证件丢失,遇到节假日深圳湾口岸排队两小时是常事。“上次带孙子回内地,小孩哭闹着要抱,我一手抱娃一手拿证件,差点把通行证掉在查验口”,王阿姨对此深有感触。
11月5日起实施的举措三,让王阿姨的通关体验彻底升级:在深圳湾、拱北口岸已实施“刷脸”智能通关的基础上,上海虹桥机场、厦门高崎机场、深圳皇岗、罗湖、福田等12个热门口岸全部推广智能通关。只要是已采集面相、指纹信息的内地居民、港澳居民,都能通过智能快捷通道“刷脸”通行,平均通关时间从15秒缩短至3秒。
“现在我提前在手机上录好信息,通关时不用掏证件,刷脸就过,带孙子也轻松多了”,提前了解政策的王阿姨已经做好了体验准备。

另外3项“11月5日福利”,覆盖探亲、过境人群
• 举措二:台湾探亲签注“全国通办”——以往大陆居民申办赴台探亲签注需回户籍地办理,现在可向全国任意县级以上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,手续和户籍地一致。比如在广州工作的沈阳籍张先生,不用再请假回沈阳,直接在广州就能办赴台探亲签注。
• 举措五:10个机场新增24小时过境免查——天津滨海、昆明长水等10个国际机场纳入24小时直接过境免办查验范围,持24小时内国际联程机票转机的旅客,不出机场无需办理出入境查验,省去中转繁琐流程。
• 举措六:广东5个口岸新增240小时过境免签——广州琶洲客运港、港珠澳大桥、广深港高铁西九龙站等5个口岸,新增为240小时过境免签入境口岸,外籍人士经这些口岸入境,可在广东停留10天,方便商务考察和旅游出行。
11月20日接力福利:
4项举措让“办证、续签”更省心
除了11月5日落地的6项举措,11月20日还将有4项便民措施跟进实施,重点解决证件办理、签注续办等“老大难”问题,覆盖更多人群。
重点关注:这两类人群受益最大
第一类:异地工作者——
证件“全程网办”覆盖50城 根据举措七,新增河北石家庄、广西南宁等30个城市为“全程网办”试点,试点城市总数达50个。内地居民换发、补发出入境证件,无需再跑线下大厅,通过“移民局12367”APP、微信小程序就能在线提交申请,证件直接邮寄到家。比如在石家庄工作的外地户籍白领小李,补办遗失的港澳通行证,手机上操作3分钟就能完成申请。
第二类:港澳探亲者——
当地续签不用回内地 以往内地居民持探亲签注在港澳停留,期限不够需回内地续办,而举措八实施后,可在逗留期届满前7个工作日,通过香港中旅集团、澳门中国旅行社直接续办同类型探亲签注,不用再往返奔波。比如在澳门照顾患病亲属的陈女士,不用再专门回内地续签,在澳门当地就能办理。
此外,举措九将可签发一次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口岸增至100个,举措十实施外国人入境卡网上填报,进一步提升台胞、外籍人士的入境便利度。

移民顾问视角:
政策背后的3个重要信号
作为从业十几年年的移民服务机构,我们从政策细节中看到了港澳与内地融合的加速,也为大家梳理了3点实用建议:
1. 人才签注成“黄金通行证”,提前规划认定更高效 本次人才签注覆盖范围扩大后,长三角、京津冀、自贸区的人才均可申请,建议符合条件的从业者提前与单位人事部门沟通,整理人才证明材料,11月5日起第一时间申请,5年多次往返的签注将大幅提升港澳商务、科研效率。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符合“人才”标准,可联系我们免费评估。
2. 河套合作区成政策高地,相关从业者可重点布局 针对河套合作区的“免证明签注”“专用通道”等定制化福利,显示出该区域的战略重要性。在合作区工作的科研、技术人才,可优先办理备案手续;计划在港澳开展科技创新业务的企业,可考虑在合作区布局,享受政策红利。
3. 证件办理“线上化”是趋势,提前完善信息很关键 随着“全程网办”试点扩大和智能通关普及,建议大家提前在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平台完善个人身份信息、采集指纹和面相数据,无论是办证还是通关都能“一路绿灯”。如果是首次办理相关证件,可关注我们的公众号,获取详细办理指南。
附:10项举措实施时间表及关键信息汇总

政策咨询通道:如果您对人才签注认定、证件办理流程有疑问,或者想了解港澳创业、定居的更多政策细节,可扫描下方二维码,联系我们的专业顾问免费解答,还可获取《2025港澳往来政策指南》电子版!
结语
从“跑断腿”到“少跑腿”,从“纸质繁琐”到“智能便捷”,这10项举措不仅解决了往来港澳的实际痛点,更彰显了内地与港澳深化融合的决心。无论是人才交流、商务合作还是探亲团聚,便利化的通道已经打开。如果您在政策落地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全程为您提供专业的移民服务支持!
本文部分政策内容源自国家移民管理局2025年11月3日官方公告,具体办理以当地出入境管理机构要求为准。






